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广州机床厂:开辟广东机床生产新里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4-10-18
 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西路40号,如今是一片住宅小区,高楼间绿地点缀,阳光流淌,一派安宁祥和景象。在二十多年前,这里却是一块工业用地。在这里,诞生了广东省第一间专门生产机床的工厂——广州机床厂。

作为制造机器和机械的机器,机床在工业建设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也被称为工作母机。机床和工具的技术性能与质量,直接影响各种机电产品的生产和质量,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而广州机床厂的诞生,填补了广州机床工业生产的空白,并持续以不断迭代的优质机床产品助力工业建设。

创业:开辟广东机床生产新里程

根据《广州市志》记载,广州机床、工具制造业生产的产品包括车床、镗床、铣床、磨床、钻床、插床、滚齿机、冲床、机床附件等。广州车床生产始于1946年,其余机床产品都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开始生产的。

当时,广州逐渐使用来自上海、沈阳、重庆等地区的机床。广州市内也有一些工厂生产出一些小型机床,但是数量比较少,难以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在1955年,广州机床制造业仅有6户,职工116人,年产车床82台、冲床13台、钻床18台。

1958年,为适应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需要,广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广州市劳动局工人技术学校为基础,组建成立广州机床厂。这是广东省第一间专门生产机床的工厂,时任广州市市长朱光亲笔题写厂名,《广东省志》称,广州机床厂的诞生开辟了广东机床生产的新里程。

当年的《广州日报》以头版文章报道了这一重大事件。这间机床厂是由原来的广州市劳动局第一工人技术学校和协和机器厂合并而成的。技术学校原来有不少比较新型和精密的机器设备,但它的任务主要是培养技术工人,虽然在培养过程中也生产一些机器,但数量不多。

协和机器厂是广州一家历史较长的制造厂,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有一批老技工,新中国成立前,广州协和机器厂的工人们在狭小的厂房里,用简陋的加工设备,单件生产过背包式塔轮车床、牛头刨床和树桠钻床。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在私营工商业改造中,广州将18间小工厂并入协和机器厂,生产简易普通机床设备,广州协和机器厂可以生产6—10英尺普通齿轮车床、6.5英尺龙门刨床和12英寸牛头刨床,但是无法大批量生产机床。

两个单位相互结合,取长补短,成为了既拥有新型精密设备,又具备技术人才队伍的新工厂,设备和劳动力平衡了,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组建后不久便很快投入生产,成为广州市发展机械制造工业规划中的重点工厂之一。建厂第一年,广州机床厂就生产各种工作母机733台,不仅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工业发展提供了设备支持,还有部分用于帮助其他省份的工业建设。

发展:始终走在技术创新前列

据《广州市志》记载,成立初期,广州机床厂主要生产背包式和塔轮式皮带车床。1959年车床产量475台,此类车床转速低,变速困难,加工精度不高。从1960年开始,该厂主要按照苏联图纸仿制C615型小车床。1960年3月,广州第一部程序控制车床在广州机床厂诞生,为广州车床自动化提供了新的路径。

《广州日报》报道称,这部程序控制车床,是由一部C615式车床,安上“尺寸鼓”“步进选择器”“继电器”三个附件而改装成的。工人们在操作时,只要事先按照图纸要求,在“插线板”上编好程序,一按电钮,车床即可按照要求自动切削好工件。切削完毕后,车刀又以快速度自动退回起点,等换过毛坯后进行第二次切削,第二次切削如属同一产品,无需再编程序。由于车床工作时不用工人操纵,因此,一个工人可以管理七八部车床,这就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车出的产品规格统一,保证了质量。由于它是利用旧车床附加少数部件改装的,技术也不很复杂,因此易于推广使用。

1972年10月17日,《广州日报》又报道了广州机床厂在技术上的新进步:广州机床厂职工试制成功一种新型车床——CZ9220液压半自动车床,这种液压半自动车床采用液压传动代替机械传动,精密度和自动化程度较高,适用于加工大批量零件,这种车床还有操作比较方便的特点,一般工人很快就可以掌握操作技术。


广州机床厂全景照片

1973年,在C615型小车床的基础上,广州机床厂设计出了新型小车床,次年批量生产,1975年产量可达500台,首批有18台出口,这一产品体积小,新颖美观,操纵灵活,电压调波可供选择,从此,广州车床生产结束了长达15年的仿制历史。

随着技术不断进步、产品销路打开,广州机床厂的年生产量也不断提高。《广州日报》报道,为了充分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广州机床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兼顾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利益,实行超额计件奖励促进生产发展。这个奖励制度从1979年5月份开始试行,这个奖励办法,符合这个厂的生产实际情况,目标明确,把经济责任、经济效果与职工的经济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收到比较好的经济效果。五至七月份与前四个月比较,平均每月机床产量增加60.7%,利润增加27.6%,在产量、利润和创汇增加的同时,工人平均每人每月得到的奖金比前四个月平均每人每月的奖金和加班费增加50%,对国家、企业和个人都有显著的好处。

1980年,该厂把1973年自行设计的C6132A型车床改进为C6132AI型,主轴电动机为双速,导轨采用高级耐磨铸铁,主轴设计了预紧结构,以提高其刚性。1989年,改进设计为C6132B型车床,提高了主轴转速,降低了床头箱噪声,这种车床和先前的C6132B型车床均获国家银质奖。1984年4月28日,《广州日报》报道称广州机床厂研制成功C6232A1-2500高速精密数显车床,通过了技术鉴定,达到国际标准规定的精密级标准,该车床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外型美、速度高、精度高的新颖特色,填补了广东省高速精密车床的空白。

1985年,广州机床厂又研制出CJK6132A经济型数控车床,并于1986年获机械部优秀产品奖。数控机床是在电子计算机发明之后,运用数字控制原理,将加工程序、要求和更换刀具的操作数码和文字码作为信息进行存贮,并按其发出的指令控制机床,按既定的要求进行加工的新式机床,代表了机床发展的自动化趋势。广州机床厂也于1988年获得国家二级企业称号,1989年获国家一级计量单位称号。

新机:重视客户需求,闯入国际市场

1978年,中国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如春风送暖,为各行各业注入了新鲜动力。《广州市志》记载,从1979年开始,广州机床工具行业抓住改革开放的有利时机,从转变经营观念入手,开展市场调查预测,按照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发起组织国内26个城市的机床工具公司联销和技术服务网络,使产品内销遍及全国各省市,同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产品远销五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车床出口量自1979年开始就连续十一年居国内首位。

一直以来,广州机床厂都走在机床制造业出口的前列。据《广州日报》报道,广州机床厂是我国机床行业第一个采用国际标准合格的单位,每届广交会都有新产品展销,在1985年的春季广交会上签订出口合同意向书1300台,创下历史最高水平,1986年,广州机床厂被国家批准为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成为国家小机床出口基地企业,该厂从1978年到1988年连续11年夺得全国车床出口桂冠,产品销往美、法、德、澳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广州机床厂是如何成功打入国际市场的呢?翻阅《广州日报》近几十年来的旧报纸,我们能从中寻得广州机床厂在国际市场上闯出一片天地的背后奥秘。

早在1966年,广州机床厂就把当时生产的主导产品C615普通车床作为单一产品销往国际市场。头几年,销路还过得去,后来却逐年下降。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全厂职工仔细分析了产品情况和市场需求,认为主要原因是这种车床性能落后,转速低、震动大、刚性差,远远落后于当代的技术水平,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而且这一产品在全国车床市场上也已经接近饱和状态。

为了加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适应外贸需要,广州机床厂决定将老产品C615普通车床淘汰,尽快扶植新产品上马,并且成立了“出口机床研究所”。这个部门是由广州机床厂设计室发展起来的,是一所着重为该厂产品更新换代服务的厂办研究所,负责新型机床的设计和样机研制,专门分析研究先进车床和国际市场变化情况,大胆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这一部门的设置大大提升了产品迭代的速度。

由于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在生产习惯、产品要求等各方面存在着差异,要想让产品顺利出海,着实要下一番苦功夫。除了在内部加强技术研究,广州机床厂还积极向外吸收意见。每届广交会期间,各式产品纷纷亮相,各国采购商云集花城。广州机床厂抓住这样的好机会,邀请外商来工厂参加技术座谈,通过与需求方的直接对话,深入了解世界各国的机床发展动向,广泛收集用户意见,使新产品做到适销、对路。

经过几年的努力,广州机床厂淘汰了落后的产品C615普通车床和CH9220液压车床,试制出新产品C6132A车床和CE7620卡盘多刀液压半自动车床,并成批投入了生产,进入了国际市场。

为了使新产品在国际市场站得住脚,广州机床厂还根据外商需要,不断改进新产品。有一次,外商提出主轴孔径太小,建议加大,工厂立即进行设计,把孔径从三十九毫米增大到五十毫米,满足了用户的需要。1981年,《广州日报》报道了一则故事,美国一商人来订货时,曾要求该厂把机床转速提高到每分钟2000转以上,但原来,广州机床厂生产同类型的普通车床,最高转速是每分钟1500转,为了使机床产品适应国际需要,该厂技术人员夜以继日研究办法,终于在短期内研制出高速车床C6232B1和C6232D,最高转速为每分钟2500转,比当时国内转速最高的同类型车床超出700转,而且这两种高速车床的最大噪声只有80分贝,比国际上公认的噪声标准降低了3分贝,因此顺利达成合作,将产品销往美国市场。

在推行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广州机床厂以市场为导向,密切关注市场变化,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比如为了扩大产品在香港市场的销路,广州机床厂针对香港工厂厂房小、多位于高楼层等特点,专门设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加工范围广等特点的小型机床,受到香港厂家的青睐,订货量逐年上升。

2000年,广州机床厂改制变更为广州机床工具有限公司,同时开展对广州市机床工具工业公司、广州第三机床厂、广州第四机床厂和广州工具厂的企业兼并,组织实施了异地改造、资产重组、优化结构等一系列工作。2002年从新港西路搬至番禺大石会江;2004年将广州广重分离机械有限公司和广州机床工具有限公司的优良资产整合,成立广州机床厂有限公司,为国有独资企业。


G-230适合对中小型、小型轴类、盘类零件粗精工序车、钻等加工

2023年,广州机床厂有限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组织变革工作,引进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数控产品及自制产品比例逐步提升,近年来,该公司相继推出G-220MY、G-50MY、G-250MY、G-230等系列新产品,并实现批量销售,数控机床产值率逐步增长。《广州工业志》在记录21世纪以来广州的工业发展时写道,广州机床厂有限公司是华南地区最大的机床制造厂家,企业经过技术改造,拥有众多高精设备,具有较强生产制造能力。

公司结构虽历经变革,技术创新却一刻不停,2003年,该公司成为国内首批研发投产斜床身数控车床的公司,2009年被广东省认定为“企业技术中心”,2012年成功研发国内首批加工长度3米的重型车铣复合加工机床。车间里,机床运转的声音穿越六十多年的时空,直到今日也从未停歇,并不断积蓄穿透未来的力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越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耀烨 通讯员:穗工控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胡群智

 
 
[ 免费发文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升级会员 | 联系客服 | 广告合作 | 广告位图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蜀ICP备2021024440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