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工业的开拓者们
1963年,德州机床厂先进集体四车间喷漆小组全体人员合影
1963年,德州机床厂先进集体技术科全体人员合影
1950年至1956年,德州机床厂生产的制式新农具三铧犁
1957年,德州机床厂试制成功的c620普通车床
上世纪70年代德州柴油机厂生产的195型柴油机
□胡瑞祥
1949年秋,从革命战争烽火里闯出来的几个修械所的近百名军工,高擎着红旗,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走进刚解放不久的德州城,在丰华街组建起德州建华铁工厂。建华铁工厂于1957年更名为德州机床厂,在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间,在这里走出一批批骨干,支援了德州地区甚至我省其他地市的工业发展,为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由生产制式农机具改为生产机床
1951年,中共德州市委市政府(县级市)为德州机床厂划拨土地,在德州城的南部,津浦铁路的西侧,筹建起新的厂区。厂子的工作重心,也由修理农机具转向生产制式新式农机具。1956年,根据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安排,上级决定,德州建华铁工厂从生产农机具改为生产机床。为此,组织建华铁工厂的技术骨干,到大连机床厂学习。他们边学习边试制,经过大约一年的努力,终于在1957年第三季度,成功生产出技术性能指标完全合格的c620型车床。省工业厅决定,德州建华铁工厂正式更名为德州机床厂,直属省工业厅管理。
从此以后,德州机床厂成为德州市的龙头企业。
成人才基地,一批批人才从这里走出去办厂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德州不断地有更多的工厂应运而生。而新建工厂的骨干,有很多出自德州机床厂。同时,上级也不断地由外地抽调骨干力量,充实机床厂。德州机床厂就像老母鸡孵小鸡一样,送出一批批骨干,孵化了一个又一个的厂子。
最早走出去的,是共产党员万宗功。他被安排到德州航运机械厂出任厂长。他带领职工们为运河码头装卸机械化及帆船机电化作出了很大贡献。在上级安排下,共产党员赵洪训、梁海君把几个私营小铁厂组织起来,组建一个为全省农业机械配套的齿轮厂,他俩分别担任书记和厂长。共产党员张兰村则去筹建德州市技工学校,并担任第一任校长……1967年冬天,机床厂的军工车间整体搬迁至沂蒙山区,改称为光明机器厂。这些走出去的机床厂人,在不同的岗位上,秉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与职工们一起,奏响着大干快上的乐章。
与此同时,上级也不断从外地向德州机床厂调配工人、干部,分配大中专毕业生。这些人来到机床厂,在老职工的热情关怀下,很快和机床的轰鸣声融合在一起,变成了引以为傲的机床厂人。黄令元就是其中的一位代表。黄令元出生于1919年,1931年春天,12岁的他迫于生计,到烟台一家工厂当学徒,13岁开始跟师傅学干活。那个时代的铁工厂,大多以修配为主,而修配的对象,则是万国机械,其制造标准,有英制、美制、俄制等,五花八门。工人接到任务,必须首先弄明白原件是哪国的产品,然后再按着原标准重新加工制作。工人在制造新的零件时,可能涉及许多工种的技术,而工厂主,又不可能细化工种,安排专人在那里等活干。所以,那时的工人,必须得掌握全行技术。比如,翻砂铸造、烘炉锻打、钣金、电气焊以及车、铇、铣、钳等技术,必须得样样过硬,才能在厂里站得住脚。那时,黄令元不光干好自己手头的活,同时也仔细地观察别的师傅是怎么克服困难,完成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旧社会有个俗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所以,有些老工人压箱底的技术,都是秘不示人。黄令元却能从别的工人师傅生产出来的产品中倒推,也就是通过逆向思维,分析他们是如何攻克技术难关的。功夫不负有心人,18岁时,黄令元已经成为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技术能手了。
1945年秋天烟台解放后,黄令元被几个工厂的工人推选为工会主席。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他一边带领工人向资本家争取应得的权益,一边组织工人为八路军修理枪械装备,制造炮弹、手榴弹。1953年初,上级决定,从沿海比较发达的城市转移、保护一批技术骨干,到内地支援工业建设。黄令元服从组织安排,携全家6口人来到德州建华铁工厂,并担任犁铧车间主任。鉴于黄令元一贯对产品质量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1956年,在赴大连学习机床制造的时候,厂党委决定,黄令元任质检、工具科科长,侧重学习产品质量的检查和工装量具的管理。
1959年下半年,德州机床厂刘洪业书记调任德州市委(县级市)副书记以后,为了加强全市工业发展的协调管理,他把黄令元调到市政府任工业科科长(市机械局的前身)。这一年,德州从聊城地区(今聊城市)分离出来,成立德州地区。黄令元又被调去组建德州地区农机站。1962年,组织安排黄令元到齿轮厂担任技术副厂长,以解决长期存在的质量不过关的问题。1970年,地委决定大上农业机械,组建柴油机厂,抽调机床厂的王保全、孟广洛等同志去筹建柴油机厂。1971年,地区领导抽调黄令元、汪国兴等技术骨干,搞柴油机技术攻关大会战,直到生产出合格的柴油机。1972年,组织调黄令元到地区机械局任生产科科长,负责全地区机械行业的生产工作。1970年后,机床厂不但为兖州拖拉机厂培训了100多名青年职工,还抽调吕荣光、郑炳生等一批老工人,直接到兖州拖拉机厂工作。
讲奉献,不挑岗位,不计个人得失
改革开放后,机床厂的杜润一、吴方廉、闫中印、刘洪达、郭光来、宋家禄等人,先后到柴油机厂、拖拉机修造厂、方向机厂、齿轮厂等担任领导职务。在这个群体里,还有一位特别值得敬佩的人,他就是杜润一。杜润一是山东工学院(山工大)1964年毕业生,分配到机床厂工作。在机床厂的20多年中,他和广大职工一起,为提升c620车床的一等品率,为试制c6140,c650车床和深孔机床,作出了很大贡献。1977年担任厂技术科长,1984年担任副厂长,1986年担任柴油机厂厂长,1991年任德州地区机械局局长。1992年,机床厂老厂长曾宪亭退休以后,杜润一不计个人得失,要求返回企业第一线。经组织批准,担任机床厂党委书记、厂长,直至退休。他与机床厂的职工们同甘共苦,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阵痛。
今天,我们不能忘记这些为德州工业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他们是德州工业发展的铺路石!是值得后人尊敬和怀念的优秀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