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的新趋势新特征
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是立足改革开放40多年发展实践的谋篇布局、是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动适应、是应对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战略部署,蕴含着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质的一系列崭新元素,具有不同于发达国家既往工业化路径、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相统一的新特征。
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是高端化升级,将建立起更加完整、先进、安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国家间的技术优势加快变迁,全球产业分工与竞争格局经历深度调整。经过多年快速增长,我国产业发展在规模体量、结构体系、质量水平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在一些优势产业和重大科技领域取得国际领先地位,但供需结构不协调、低端领域竞争加剧、高精尖产业占比偏低、关键核心领域“卡脖子”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难以适应新发展阶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同时,随着人口低成本优势减弱,中低端产业发展难度加大,如何重塑中国产业竞争新优势甚为紧迫。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契机,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抢抓技术创新窗口,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增强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扩大在未来前沿领域的领先优势,协同推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是数字化赋能,将形成人工技能与数字智能、制造实体与数字科技融合发展新路径。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数字浪潮正在向各产业各领域广泛传播和渗透,正在深刻改变经济社会运行模式。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数字技术创新和数字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加速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形成强力支撑。目前,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基于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新型生产方式不断推广应用,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的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率分别达到58.6%和77%,企业工艺技术加速创新、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持续提高。未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将不断加深,通过数字化整合生产要素、创新发展路径、畅通产业链供应链的态势将不断增强。
新型工业化的基底是绿色化转型,将形成广泛深入的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当前,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健康以及全球经济活动的主要威胁,世界各国纷纷制定降碳减碳战略目标,力图抢占绿色低碳发展先机和战略制高点。面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能源资源约束等严峻挑战,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新高度,作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已经全面开启。推进新型工业化意味着我们不会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彻底改变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通过绿色技术创新、绿色产品推广和绿色工厂建设,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实现以更少的能源资源消耗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人地关系。
构筑高能优质的关键核心支撑新体系
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培育新型工业化发展新动能。我国经济进入新发展阶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在若干重要领域形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落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一批产业链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扎实开展基础技术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持续优化创新生态环境,强化需求和场景牵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技术标准体系。
提升劳动力供给质量,重塑新型工业化竞争新优势。随着劳动力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新的人力资本优势将加快形成,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供给紧张的情况将逐渐缓解,对传统产业高端升级和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撑将进一步增强。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育人,造就庞大优质的基础科学人才、科技领军人才、技术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精准对接工业化需要,开展重点领域产业人才需求预测,加快培养一批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转型发展的高层次紧缺人才,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培育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加强社会舆论引导与早期兴趣教育,切实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引导优秀人才向产业流动、向企业汇聚。
优化数字融合发展生态,拓展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路径。数字技术渗透有助于突破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和人口约束,打破传统生产要素有限供给对发展的硬性制约。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赋能效应,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积极培育融合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开发“智能+”新型产品。适度超前推进网络、算力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数字技术基础研发和前瞻性布局,集中力量推进数字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数字技术成果转化与融合应用。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推进工业“智改数转”,加快智能场景、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建设,提升企业内部和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效率,推进重点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加快构建数据基础制度,建立健全数字经济市场监管体系,培育跨界融合共享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
增加绿色资源和技术供给,推广新型工业化转型新模式。能源资源约束日益趋紧,倒逼产业改变外延扩张、粗放利用的发展路径,不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面向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稳定高效、绿色低碳的能源供给体系,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加快开发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广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分行业分地区推进节能减碳转型,加强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推进高载能行业、落后企业和低效产能节能减碳改造。构建资源安全保障和节约循环利用体系,完善资源回收利用和战略资源储备体系,强化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推动重点行业制定清洁生产改造提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