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痛心的是,我国机床企业相较日、德那些老牌制造业国家来说依然比较落后,在2020年的世界10大机床企业中,甚至见不到中国企业的身影。
落后意味着挨打,但奇怪的是,我国的军工发展却非常迅速,近五年来我国恰好迎来武器发展的机遇期,海洋舰艇一个接一个跟下饺子一样造了出来,天空中也满是国产战机飞翔的身影……
为何会出现这种“反常识”的现象?我国机床如果能变得更强,军工是不是还将再上一层楼?
机床能决定军事工业水平吗?
2020年,中国在世贸组织的全球机床行业数据中,喜提产值和消费额的双双第一,向世界证明了我们是一个机床大国。但我国的机床产值主要是集中在低、中档数控机床,高档数控机床的国产化率仅仅约6%,呈现出“大而不强”,多少让人有些担忧。
所谓高档数控机床,主要是指具有高速、精密、智能、多轴联动、网络通信能力的机床。
而不是狭义地指一个机床的可靠度。简单来说,高档数控机床,主要代表的是一个国家生产线的精密和自动化程度。
那么,既然我国的高档数控机床并不算发达,为何会和军工呈现出这样的“反比关系”呢?简单来说,高档数控机床和军工的联系固然很紧密,但并不是全部。
举个例子,军工发达的国家除了中国,还有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这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几兄弟,他们机床的名气却远远不如日、德那么大。
再反过来看看日本德国,两国的机床技术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德国的坦克、船舶工业固然非常优秀,但其他军事工业却反过来比不上上面几个国家。
可见,高端机床固然很重要,但却并不是影响军工发展的唯一因素。军事工业的发展,更多时候取决于一个国家对于系统和资源的统合力。它是一个系统的产业,生产一两件高端工具就指望它载着整个产业向前跑,就像指望两匹好马能拉几百吨的货物一样不靠谱。
在这点上,目前美国或许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由于机床加工属于一种基础技术,美国在这种“脏活累活”上更倾向于直接找外包。目前美国的F-22战斗机、B-52轰炸机、U-2侦察机等等……都有很多机械零部件是由日本的高端机床代工的。
再说回中国,中国如今的歼-20和几十年前的运-10,其实也是有日本代工的影子的。
当然,美国依赖日本我们管不着,但我们自己如果对其他国家形成依赖性,其实是一件相当危险的事。因此,我们总要独立起来,依靠自己的机床来加工零部件。
至于赶不上的精度怎么办,目前我国有一项加工技术叫“刮研”,简单来说,就是技术不够,人力来凑。
“刮研”是人工使用刮刀、测量工具和显示剂,边延点边加工,最后使得工件达到标准的尺寸。这是一项类似于木雕,但所要求的水准却超出几百几千倍的精密技术,目前我国有很多老师傅投入其中,也不断有新生的力量加入进来。
与此同时,中国机床的发展也没有止步不前,而是不断造出了属于自己的自研产品:8万吨大型模锻压力机、万吨级铝板张力拉伸机、大型贮箱成套焊接装备……
这些设施让我国在很多领域逐渐摆脱技术空白,中国就是凭着这样一点点的努力,使得自身的军工实力跻身于世界前列。
光这一点,就已经足够值得敬佩了。
中国机床发展史:短暂辉煌,之后败落
中国的机床现在陷在这种境地里,和历史也是有关系的。
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我国在苏联的支援之下,国家扶持了18个重点机床骨干企业,被称作“十八罗汉”的它们,曾创造出无数个机床行业的第一。
那时候,拥有数控技术的发达国家,对于中国基本都是采取的封锁态度,而我国却在这样的“旱地”上,靠9个月时间便研制出了中国自己的数控系统,实现了三坐标联动,这段时间,也可以说是我国机床最为辉煌的年代。
那个时候,连日本都还没能研究出数控技术,而美国更是用了4年才研究出来。
到1980~1990年左右,我国的机床技术依旧紧紧“咬住”发达国家的脚后跟不放,虽然略有落后,但程度绝不超过5年。
直到后来,苏联解体,全球军工市场出现大变革,与之相关的机床产业也开始失衡。
外国的机床企业展开了激烈的技术战争,在持续数年的吞并和厮杀中,弱的企业很快销声匿迹,而强者则重新在世界上站稳了脚跟,站得比原来还稳。
中国是怎样做的呢?这时,中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比起一般的制造品,更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亮点产品。
为此,我国不惜付出高价大量引入日本、德国、美国的数控技术,这种做法虽然让我国的机床企业迅速学到了技术,但自主创新能力却在风气下被削弱了。
也就是在这之后的时间,很多机床企业开始出现浮躁之风,太过于追求数量和规模,抱着“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想法,因此大批的低、中端数控机床发展起来了,高端的突破力却越来越弱。
之后就是一段持续的低迷期,直到迎来现在。
我国高端机床,未来何去何从?
当然,认清自己的缺点不是为了妄自菲薄,而是为了保持头脑清醒,从而继续进步,中国目前的优势是规模和市值,只需要继续把握这个优势,向着高端突破即可。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打好基础研究。
不妨回顾一下上世纪的中国,那些机床企业之所以“百花齐放”,就是因为研究机构创新、差异化,尊重知识的力量,同时国家以很大的力度扶持,建起了一大批的科研院所。
这些科研院所不仅是吸收新的知识,在实践技术层面也同样重视,才为机床的起步建立起扎实的根基。
那么,现在只需要“返璞归真”,慢慢弥补这几十年的断层,积极借鉴国外经验,我们和国外的差距只会越缩越小。
第二点,就是将机床和市场经济紧密联合起来。
咱们国家目前的机床需求是军事工业,和民用经济市场的关联还不如国外那样紧密。打个比方来说,瑞士擅长生产精密的钟表,因此瑞士机床也以高精度为主来发展;德国汽车业比较发达,因此德国机床更多偏向量产化、自动化。
我国也可以像这样,要发展机床,就得和市场相结合。用市场经济的需求来带动机床技术的发展,这样经济效益可以提高,技术人员也更有研发的动力。
不论如何,我国最不缺的就是肯干的精神,这一点,已经被我国军工的努力证明了。总有一天,我们国内高端机床的技术会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