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通科技的诞生,源自于一群理念相同的技术人员,至今已累积二十年的开发经验;徕通科技的技术团队,成功的开发并掌握线切割机的每一项关键技术,引领台湾线切割机的技术发展,并且迈向世界市场,建立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本刊:梁总,很高兴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此次的采访,首先还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关于徕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
梁总:在谈到我们徕通的发展历程时,就需要谈到台湾整个的线切割机行业的历程。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台湾地区是没有慢走丝企业的,如果一个企业需要用慢走丝线切割设备进行加工,就只能是从瑞士或日本进口设备。到了1991年,台湾政府出于振兴台湾工业考虑,开始资助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研究开发线切割机。同年,我进入了工业技术研究院,进行慢走丝线切割机的研发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以后,台湾逐渐出现了如庆鸿、美溪、健升、乔懋等一批台湾本土品牌的慢走丝线切割机企业,而这些品牌的慢走丝技术其实都是来自于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那时的我在工业技术研究院正是负责带领线切割机研究计划。到2001年,因各方面条件的成熟,我们在合作厂商的支持下成立了徕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团队中的大部分研发人员都出自于工业技术研究院,在公司的研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可以说我们徕通的产品技术100%来自于我们自身研发团队的研发。
本刊:作为台湾的线切割行业的翘楚,徕通的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又有哪些优势或者独特之处呢?
梁总:我们的产品优势有很多,比如说,我们产品的加工速度,特别是在高厚度的加工速度或者是在一些有前置层的变厚度,无法贴面的加工速度,我们可以说是世界第一,遥遥领先国外的一些大厂。我们的自动穿线、线马机、自制的一些线马、自制的光学尺重要零组件、控制器、转角、线头等这些功能其实都领先同类很多,从技术者的角度看,这些技术都是具有很大的特色及优势。从市场推广的角度来说,目前知道我们的客户还是较少,这就是我们的目前存在的不足。
本刊:那在您看来目前整个切割机行业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而贵公司又是采用什么样的市场战略来应对的?
梁总:从目前市场来看,模具需求是处于大幅萎缩状态,特别是对我们慢走丝线切割企业来说面临的是一次非常严峻的挑战。整个市场在的萎缩,需求量也减少,企业想要不衰退,就必须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当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企业产品的性价比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过去,我们徕通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在将来,我们在加强自己的产品质量的同时,尽量增加自己产品曝光的机会。我相信以我们目前产品的精度、稳定度和速度,完全能够与日本的各大品牌比较性能,同时我也相信只有把产品做好才是企业长远的竞争力。
本刊:在今年5月的时候,国务院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这个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在您看来这将会对整个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梁总:在我看来,中国制造2025很重要的一点是发展属于自己的数控系统。从目前来看,数控系统等核心技术大多都掌握在三菱、西门子、发那科等国外企业手里,中国的企业面对不断发展的市场并没有完全自主的应变能力。中国制造2025规划发布,正是从国家层面对我国制造业不断与世界先进水平看齐以甚至是赶超的重要支持,而在中国这个有着庞大市场的支撑下,完全有时间、有空间、有能力研发出完全属于自己的数控系统。
本刊:从推出AU大行动柱式机台AU-1000iA/AU-860iA到现在,徕通已经走出了在昆山设厂的第一个十年,您是如何看待公司这十年来的发展?展望下一个十年或者更久,徕通又将有怎样的愿景与期待?
梁总:在这个过去的十年,我认为我们发展的并不是很好。在过去的十年中,其实市场机会都很好,特别是在2008年以前。而我们至今也就是成立十几年的时间,在过去的十年中,公司很多的发展的制度,很多发展的系统都是处于开发建立与完善阶段。
在下一个十年,徕通会迈开自己的脚步逐渐的发展与强壮,包括整个系统的发展,供应体系的发展,客户关系的发展将会变得更好。我相信以我们过去打下的基础,在未来的十年,虽然面临市场严峻的挑战,但是我们依然变得会越来越好。因为我们现在的产品就与日本与瑞士的机器相差不远,甚至还有很大部分是超越他们的,我们会逐步开发出另外一些产品,比如说我们现在的线马,其实他现在就是一个很好的产品,我们的冷冻机也是一个很好的产品,产品的多元化发展会让徕通的未来变得日趋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