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数控之星 » 正文

数控“教头”杨余明:带出的徒弟超过800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0-02-10  作者:数控之家

“全国技术能手”、省“企业首席技师”、市劳模……在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杨余明劳模创新工作室”的陈列柜里,数十种证书、奖状、奖杯整齐地排列着,见证着杨余明传奇的职业生涯。

在这么多荣誉中,“首届中美数控技能大赛”金奖是杨余明最看重的。

杨余明告诉记者,那次比赛,终生难忘。“站在领奖台上,看着美国政府官员为参赛者颁奖时,我感到无比自豪!”

1988年,22岁中专毕业的杨余明踏进了中车戚墅堰所。就在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一道难题摆在了大家面前:1米长的偏心振动轴,有6档尺寸,每档尺寸之间却以不等的圆弧连接,且精度都要达5级。在欧洲,这类零件全靠数控磨床加工完成,而当时戚墅堰所只有一台已服役10多年的老式外圆磨床。

“老外能干,我们也能干!”杨余明不服气地说。他毅然挑起了重担,埋头研究加工方法。凭着对机械加工知识的掌握和对机床性能的了解,杨余明提出了一整套加工方案,并顺利通过项目组评审。在大家的关注下,他全神贯注、一丝不苟,硬是靠着灵巧的双手、深厚的功底和坚韧的意志攻克了这道难题,创造了用普通磨床加工世界上先进的捣固车核心零件偏心振动轴的奇迹。

有激情、肯吃苦、会钻研,这是大家给杨余明的评价。接着,杨余明挑战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其中由他的团队自主创新完成的高铁制动夹钳项目,于2009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991年,铁道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从德国MAHO公司引进两台价值400多万元的大型加工中心,其中一台交给了戚墅堰所。面对世界最先进的“加工中心”,杨余明欣喜又忐忑。

这台设备说明书和操作界面全是英文,厂方来的技术员只会说德语。杨余明一下子懵了。通过查字典,一个词一个词译;语言不通,就用手比划,寸步不离跟着学操作技巧。就这样,整整1个月挑灯夜读,杨余明终于成为戚墅堰所数控操作第一人。

1993年,戚墅堰所再次引进数控加工中心时,杨余明已能独自挑起重担,顺利安装调试。可洋设备也有水土不服,1994年圣诞节前,数控显示器突发故障,这可急坏了杨余明,一边是越积越多的待加工产品,一边是纹丝不动的“罢工”设备。找厂商来修,尽管对方满口答应,但必须等假期结束才能来,且配件更换费要9万元,还要报销人员往返费用。杨余明的倔劲上来了。为了修好显示器,他竟把显示器的所有电路和电气控制元件吃了个透,还拟定了一个变废为宝的维修方案并成功实施。自此,杨余明从一个单纯的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变成了集设备操作、编程、维修、电气改造的全能选手,成为整个铁路系统的“名人”。

2013年,中美两国联合举办了“首届中美数控技能大赛”。年近五旬的杨余明从容接下重任。

比赛的产品是滑雪板零件。“7个小时,要完成3个品种6个零件的加工,还要组装到位。让大家吃惊的是,从大赛组委会处拿到的图纸全是美国标准,连尺寸都是用英寸标注,稍不注意就会有偏差。”杨余明说,到美国费城时,距离比赛只剩两天时间,既要倒时差,还要做赛前准备,再看比赛的加工设备,全是美国操作系统,而不是国际上通用的日本和欧洲系统。他们6人团队只得连夜研究操作系统特点,调整分工与战术。

一切准备就绪,负责图纸的队员突然发现,赛场的图纸竟然和提前发放的图纸有差异,很多细节尺寸有修订。“当时大家都慌了,问我怎么办,我说,按商量好的办,能行!”杨余明回忆说。按照赛前分工,大家紧张而有序地开展画图、编程、工装刀具准备等各项工作。就在这时,场外观战的美国同行傻眼了,原来杨余明竟然一反常规将两个产品的工装同时固定在加工中心工作台上,实施同步加工。这样的创新,虽能缩短工装更换时间,但极易对加工造成影响。而杨余明团队实现了整个加工过程精准高效、毫无瑕疵,以优异成绩荣获大赛金奖,杨余明个人荣获大赛“优秀选手”称号。

截至目前,经杨余明培训的数控操作工已超过800人,他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带领着戚墅堰所1500名数控人做新时代的高铁工人。

 
 
[ 打印本文 ]  [ 我也发一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升级会员 | 联系客服 | 广告合作 | 广告位图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蜀ICP备2021024440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