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通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吉通工业园凯撒铝锻车间,数十台数控机床一字排开,藏蓝色的机身,明黄色的手臂,指示灯不停闪烁,每台数控机床占地不足10平方米,却将传统的车、钳、铣、铆、电等工种一网打尽。没有机器轰鸣,没有烟雾弥漫,没有焊花飞溅,近万平方米的车间,只有十几个工人盯着仪表盘。这是吉林通用装备制造智能化的一个缩影。
8月17日,记者来到吉林通用公司,探求吉林通用逆势而上的秘籍,解析转型升级的“吉林通用”样本。
李吉宝和他的吉林通用梦
在公司院里茂盛的果树旁,记者见到了董事长李吉宝,他刚刚送走美国通用汽车的客人。从濒临倒闭的小厂到和国际知名汽车公司洽谈合作,浓缩着吉林通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谋创新的发展历程。
厂里个大学生、吉林省个民选厂长、公司任董事长,李吉宝这一生注定和吉林通用有着不解之缘。
吉林通用的前身是一家老军工企业,1965年建厂,生产冲锋枪。1984年随着国家战略性调整,铸剑为犁,下嫁“地方”,生产煤炭机械、定型液压产品、改装车产品,东一爬犁西一扫帚,渐渐走进了死胡同。1994年工厂停水、停电,全面进入停产状态。有员工半年没发工资,每天上访不断。
1995年1月14日是李吉宝一生难忘的日子。经过1个月、13轮的激烈角逐,李吉宝被海选为厂长。
“我要为吉林通用付出后一滴血!”凭着青春热血,展开梦想的双翅,李吉宝在全厂职工面前立下誓言。
20年过去了,吉林通用从濒临倒闭到吉林省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排头兵,李吉宝不仅践行了当年的誓言,而且不断将吉林通用梦做大做强。
如何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是找准市场定位。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家用轿车方兴未艾。李吉宝敏锐地意识到,中国必将是世界大的汽车市场,生产汽车零部件前途大有可为,吉林通用瞄准普通企业生产不了的底盘零部件,在群雄逐鹿的汽车零部件市场上杀出一条生路。
这是一次决定吉林通用命运的华丽转身。短短3年,公司产品迅速占领市场,成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等国内外中底盘零部件的供应商,彻底告别了穷日子。
企业驶入正轨,李吉宝完成了使命。2001年,他出任吉林省机械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2006年,吉林通用公司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败下阵来,再一次面临爬坡过坎的考验。
李吉宝同样面临选择:是安安稳稳做官,还是放弃“铁饭碗”,杀回吉林通用?
“市场经济不缺当官的,缺少的是实业家,我的心在吉林通用,我的梦也在吉林通用。”李吉宝目光坚定。
放手一搏,李吉宝带领公司员工开始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改革所有制,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二次创业。
从“走出去”到“引进来”,完成“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身
在略显偏辟的吉林通用喜佛地铝铸锻造车间,记者见到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正和3名年轻的中国工程师调整X光机参数。看出记者眼中的意外,经理张纯瑞介绍说,这是法国工程师雨果,原来是法国喜佛地公司的员工,吉林通用收购法国喜佛地公司后,雨果就来到这里打工。目前,公司有好几名外国员工。
未来能走多远,关键看与谁同行。吉林通用将转型升级的着力点锁定为对话世界车企。
2009年,李吉宝带领团队成员次到欧洲寻找合作伙伴。德国凯撒铝制品成型技术有限公司,是业内知名的铝锻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为兰博基尼、奔驰、宝马、奥迪R8以及一些航空和医学方面做配套。虽然企业规模不大,走的却是路线,这和吉林通用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国际金融危机对一些中小企业冲击特别大,收购德国企业,恰逢其时。将德国的先进技术引进到中国,中国有市场,德国有技术,两者结合实现双赢。乘势而上,吉林通用又收购了濒临倒闭的法国铝铸锻汽车零部件企业C2FT公司。
在这场不事张扬的海外收购中,吉林通用又一次实现了转型升级。通过这种独特的商业模式,吉林通用在双阳经济开发区成立了吉林通用工业园区和中德工业园区。公司完成了铝锻、铝铸和铝铸锻汽配件的国产化,一跃成为国内大的铝合金轻量化汽车底盘配件生产基地,以及世界主要铝合金汽车底盘部件供应商之一。吉林通用工业园更是创造了当年建厂、当年投产、当年缴税的“吉林通用速度”。
瞄准产业,在转方式上下功夫,在调结构上用实招,在促创新上出成效,吉林通用从“吉林通用制造”向“吉林通用智造”不断迈进,企业年销售收入由2006年改制前不足5000万元,一跃为2014年的13亿元。
从“跟跑”到“领跑”,创新发力,牵手世界车企
谈及企业每一次转型升级历程,李吉宝说得多的一句话是,超前谋划,提前布局。
一根根全新的铝合金汽车底盘前悬挂控制臂从生产线上缓缓滑出,经过X光机一一检测后,4万件产品装入运输箱,印着“中国制造”字样的运输箱,将发往德国保时捷公司。
这种铝合金控制臂重量只有钢的三分之一,比碳纤维更耐磨,成本更低。而在数年前,这类以铝合金为原料的轻量化汽车底盘结构,不仅在国内属于生产空白,国际上也仅有几家公司具备生产研发能力。
唯创新者强。吉林通用汽车零部件的创新路径分为三步走:走出去、引进来、自主研发。
在吉林通用工具车间,工程师们正聚精会神地调整机床运行操作程序。经理唐辉指着一台11立方米大小的数控机床说:“这是公司自己研发组装的数控机床,它可以完成过去一个生产车间的全部生产工序。”唐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购买这样一台数控机床要100万元,而公司组装的机器每台至少能够节省30万元,现在他们已经完成了1000台数控机床的组装。
拥有国外、国内两个技术研发中心,让吉林通用从汽车零部件的跟跑者跃升为领跑者。
吉林通用借鉴吸收世界汽车工业前沿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的生产工艺,实现了与欧洲汽车整车厂产品同步开发,无缝对接大幅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通过国内自有研发团队,加快引进、吸收、再创新步伐,形成了中国本部与欧洲研发中心协同发力,加速了吉林通用的创新进程。仅今年上半年,公司新开发的产品就有11个,不仅成为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华晨宝马等国内整车厂的A级供应商,而且产品还出口北美、欧洲,牢牢在中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吉林通用从普通汽配企业起步,到与全球整车厂对话,时间跨度是4年。
而今,吉林通用的兴奋点是中德工业园。
从长春市区向东南行驶大约38公里,就到了长春市双阳经济开发区,穿过一片郁郁葱葱的玉米地,眼前豁然开朗。中德工业园的牌子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园区内,钩机、推土机来回穿梭,井然有序地挖掘沟槽;工人们挥汗如雨,正在安装厂房玻璃。在轻钢制造车间,龙门吊像个不知疲倦的大力士,抓起一根根钢柱,高高吊起,平缓地放在自动生产线上。刚刚锻造好的钢柱便被运到不远处的工地上,用于厂房建设。
“园区是由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和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两个核心工能区组成。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园区的建立,实现工业4.0,打造‘中国制造2025’的示范园区。”站在园区展板前,李吉宝信心满怀,向记者介绍企业“三步走”的战略构想——
步,建立全球汽车零部件轻量化研发和生产基地,到2016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
第二步,建立汽车底盘零部件“全覆盖”的研发与生产基地,到202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00亿元;
第三步,完成全球大的汽车零部件研发和生产基地,到2026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000亿元……
放眼望去,65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就像一片激情创业的热土,不断升腾着吉林通用的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