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崎马扎克(中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松宫文昭
“小巨人”为何能散发出如此这般的“大能量”?曾在小巨人工作11年之久的日籍高管——现任山崎马扎克(中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的松宫文昭先生,可以说是少数感触深、有发言权的人物之一。
虽然难掩岁月的痕迹,却不得不感叹其矍铄的精神和依旧强健的体魄。在长达2个小时的采访里,他始终积极回应并时刻洋溢着亲和力,不曾喝一口水却不显疲态。在参观工厂的过程中,同行者得稍加追赶才能跟上他无意中的步伐,可这匆匆步履却并不影响他与员工之间的礼貌问候……从他的身上,可以体会到一份属于小巨人的精、气、神。
通过此次专访,记者初步探寻到了小巨人之所以成功的一些脉络,姑且将其归纳为三个字:“精”、“匠”、“智”。
精为根本
小巨人为什么要叫“小巨人”呢?这里面是有故事的。
1999年,松宫文昭先生受命负责在银川建设一家月产35台、年产420台机床的工厂,而且出于“地产地销”的长期发展战略,不光要满足生产任务,售前和售后服务也必须得到保证,要充分了解当地用户的需求,不断改进产品以获得长久发展。但是,在工厂刚建成的时候,只有135名员工,人手很少,要做的事情却很多,势必要兵精将强、设备精良、运营效率高才行。正因人数少,产出大,便有了“小巨人”的由来。
而在小巨人的发展过程当中,“精”字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日本人做事精细,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在松宫文昭先生的谈话里,得到了鲜明的体现。把好的产品、先进的技术带进中国,用科学、精细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为更可靠的产品品质保驾护航,这就是小巨人成立之初的基本战略,也可以说是制胜法宝。
小巨人的精品制造,还体现于其开放的胸怀中。自2004年至今,小巨人制造未来展示会(MTF)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11届,每次都吸引了大批业界人士的关注。因此,小巨人工厂在业界博得了“先进的数控机床生产展厅”之美称。松宫文昭先生表示:“我们把前沿的信息和技术拿出来,就是为了得到更多中国客户的认可,实现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愿景。”
对于小巨人而言,工厂就是展厅。这对员工的要求自然是相当高,而且不只是体现在本职工作上。用松宫文昭先生的话说,就是“全员销售,全员服务”,每一名员工都是销售、服务人员,包括装配线上的普通工人,所有的员工都有义务、有能力向客户展示、介绍和推广公司的产品。这样不仅有利于加强员工的自我管理,也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不断实现新的超越、精益求精。
值得一提的是,在销售模式上,小巨人在中国机床行业首创了完全代理销售制度,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也是精细思维的一种体现。松宫文昭先生告诉记者,这是山崎马扎克在日本、美国、英国等市场成功运作的经验之一,既然是好的经验,就应该在中国得到尽量的应用。
匠心传承
再好的精品意识,终都得依仗人才去贯彻和落实。小巨人对于人才的选用与培养,充分体现出山崎马扎克作为一家具有百年历史的日本企业对于匠人精神的执着追求。
在小巨人成立伊始,为实现年产目标,如果招聘一些具备一定生产经验的熟练工人以加快生产进程,其实也在情理之中,但这并不符合松宫文昭先生等经营层的初衷。他们招聘了一批刚刚大学毕业、还没有步入社会的学生,从基础的作业开始教起,直到他们熟练掌握。
据松宫文昭先生回忆,当时差不多有100名新入职的大学生,他们被分成三组、分别安排到山崎马扎克在日本的工厂去进修学习,时间长达4个月。除了基础作业的反复练习和接受技术辅导之外,主要的学习内容就是山崎马扎克的经营理念、对品质品位的理解以及整理整顿素养等5S方面的提高。松宫文昭先生告诉记者:“我们培养员工,不是一开始就把他们赶到生产线上去拧螺丝、修机器,而是首先要让他们充分理解和认同我们所追求的理念。一般来说,培养出一名技能熟练的员工通常少需要3~5年时间,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即便是在生产制造方面做了5年、10年,却还远远达不到谈论‘匠心’的程度。”
在小巨人开业的头三年,在业界还没有什么知名度,也没什么订单。但并非真的是接不到订单,而是当时的发展重心并没有放在市场销售上,而是一门心思地放在培养员工上。公司充分利用生产空闲的时间向员工系统而细致地传授各种理念、知识与技能,终这些努力成就了员工们扎扎实实的基本功和作为一名生产制造者的坚定信念,并且一年一年地传承下来,才有了如今这样可与世界争锋的品质。而且,在初的日子里,这些员工在同甘共苦的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逐渐形成了小巨人坚实的根基。
如今,小巨人已经经历了数次增产、扩建,产品国内外,员工依然只有寥寥数百人,但毫无疑问都是精兵强将,而且小巨人的员工流动率一直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不仅如此,松宫文昭先生还介绍道:“小巨人员工的表现给山崎马扎克集团领导留下了深刻印象。日本总部还派了54名课长以上的管理层成员,分三批来小巨人学习。主要学习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干劲儿和活力,另一个是快速响应能力。”
智赢未来
小巨人之“智”,内涵有三,智能、智慧与创新。
对于多数中国企业而言,智能化还是近些年才真正开始兴起的一个名字。尽管国家倡导“两化融合”为时已久,但“中国制造2025”战略则更加明确了智能化发展的导向。反观小巨人,早在15年前成立伊始就确立了“智能网络化”的发展目标,在推进中国机床产业智能化发展方面堪称表率。
松宫文昭先生表示,在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大背景下,全球机床行业智能化程度将会进一步提高,中国机床企业必须抓紧时间加快新机型、新技术的开发。小巨人也会竭尽全力推出更多的新机型,包括优化智能网络化工厂建设所需的工厂管理软件,进一步提升智能化水平。同时他还透露,2016年7月山崎马扎克将在大连工厂举办制造未来展示会(MTF),竭力展示一个进化升级的智能化工厂。
“智能化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程,不是说发展到某个程度就可以叫智能化了,而是要不断地进化和发展。”松宫文昭先生表示,今年的目标是让客户能更加认可马扎克对智能化的理解,先做好生产工厂内部的智能化升级,再由马扎克中国进行一个全局的升级统筹,进而实现马扎克全球工厂间的互相融合。在他看来,不仅要从公司内部实现智能化,还要想方设法把客户数据连接起来,统一提供快速响应的服务,联动起来实现智能化。
说到“智慧”,回顾小巨人的整个发展历程就可以充分体会到。先人一步选择智能化道路,无疑是深谋远虑,足见其智;在品质方面舍得“忍三年”而练其根本,且不遗余力长期坚守匠人精神,实乃“重剑无锋,大巧不工”之大智;而倾力打造“展厅式工厂”,开怀纳客,畅游重地,不拘泥于小节,亦属明智之举。
后说到创新,这应该是小巨人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对于自身的创新能力,小巨人始终很有信心。正如松宫文昭先生所言:“我们的核心思想就是共同发展、实现共赢,我们愿意分享这些成果,并不担心同行的学习和赶超;因为我们一直都在不断地创新,我们每年都会把新的成果展现给广大客户。”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15年来,小巨人持之以恒地锐意进取、精益求精,不断地深耕细作、推陈出新,以“四两拔千斤”之势巧妙地创造出骄人的业绩。如今已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乘着智能制造的春风,小巨人多年沉淀下来的“聚变”效果一定会得到更加充分的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