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2016来了 富士康的百万机器人大军建成了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23
  2016年伊始,一条时政新闻便让富士康成为坊间热点“人物”。新闻说的是2015年12月25日,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其贴出公告,拟向富士康发放人民币8190万元(约合1260万美元)失业保险稳岗补贴资金。
  
  这条信息让我们回想到2015年伊始,富士康传出的裁员计划,及其“百万机器人”计划。而随着时间推移,2015年已经过去,富士康的计划落实得怎么样了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富士康走过的这条与“机器人”同行的发展之路。
  


 

  2015年伊始,事起裁员流言与百万机器人计划
  
  2015年伊始,和往年一样,有媒体传出“富士康将进行大规模裁员”的消息,这似乎已经成为富士康过年的“风俗”。
  
  不过,集团随即声明,虽然随着自动化应用规模在集团运营不断扩大,员工招募幅度预计会在未来几年中减少,但富士康科技集团目前并没有计划在现在及未来缩减员工数量。
  
  于是,我们找到了故事的起点,富士康百万机器人计划,实际上,这个计划是于2011年8月提出,而在2014年尾则被传出受挫。
  
  原因是机器人生产精度不足,相关电子产品的生产精度要求更高,导致生产不达标。
  
  “裁员”之说虽然得到澄清,但富士康员工招募幅度减少似乎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而在7月份,富士康在一份声明中称将在印度建12座新工厂。
  
  可见,富士康掘金大陆人口红利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机器换人”势在必行。
  
  “机器换人”快速推进,昆山富士康出现黑灯工厂
  
  3月,富士康再次拟引进数千机器人进行代工生产;
  
  4月,富士康透露每年增加机器人的数目超过1万台,每年增加自动化设备约为10万套;
  
  5月,富士康昆山厂区的ACE车间向媒体开放,已经实现了完全自动化,达到“黑灯工厂”;
  
  7月,富士康表示,他们一直致力于工业机器人开发,目标为至2020年,其中国工厂达到30%的自动化。
  
  实现“黑灯工厂”,可见富士康在自动化生产方面的推进速度之快,而这也代表着富士康将大步迈向工业4.0。
  
  而其提出的2020目标,也可见其对中国工厂的重视。
  
  “机器换人”成效显着,裁员一半而产值翻番
  
  4月,据报导,富士康集团昆山吴淞江园区的员工人数曾一度高达8万人,但此时约仅剩下4万人。员工人数已经减半,产值却增加了1倍。机器人自动化生产是富士康能以更少人力创造更多产值的关键。
  
  据富士康集团副总经理杨明陆表示,1台机器人的价格约在人民币(下同)13万元左右,而1名生产线员工的年人力成本约为5万元,只要2名员工的工资,就接近1台机器人的价格,但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相当于3个人力,而且有些机器人还可以一口气承担2名人类作业员的工作量。
  
  通过机器人来取代人力,富士康车间实现了20倍的产出能力。减员提效,这就是“机器换人”的目的,这也是制造业转型工业4.0的努力方向。
  
  而随着“黑灯工厂”的实现,可见富士康在“机器换人”领域的发展水平,“百万机器人计划”或许遥遥,却也可期。
  
  侧记:“百万机器人计划”还包括研发生产机器人
  
  实际上,富士康集团提出的“百万机器人”计划除了在自身加快“机器换人”,推行生产自动化之外,还包括研发生产机器人等智能化自动化生产设备,以助力行业提高自动化水平。
  
  而在6月,富士康传出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同投资日本软银旗下的机器人控股子公司,似乎想要发力服务机器人市场,产品为人型机器人“Pepper”。
  
  而在之后,便传出生产计划,2015年内就将以每年1万台的规模实施量产,该机器人将应用于顾客接待和护理等领域。
  
  12月,富士康母公司鸿海规划将投入1.2亿美元(约7.8亿元人民币),投资子公司英属开曼群岛(ICREATEINVESTMENTLIMITED),准备在美国等海外据点大举投资机器人、应用软件等新创业务。
  
  多次发力投资机器人企业,可见富士康对机器人技术的重视,据悉,昆山富士康能够达到完全自动化,就得益于其研发生产的机械手。
  
  后记:走进富士康,探“机器换人”之难
  
  作为世界电子制造厂商巨头,富士康在“机器换人”之路上走得并不顺利,在2014年更是传出“百万机器人计划”受挫,由此可见“机器换人”并非易事,通过走进富士康,我们也找到部分难点所在。
  
  首先,生产精度问题。机器人精度不高,“感觉”不好。一些毛边,人眼一看便知,一刮就没,可对机器来说,却需要很高的准确度、精度和智能程度。
  
  其次,就业问题。工厂通过自动化和工业工程优化,提高了员工的操作效率由此减少加班时间,但对于很多员工来说,少加班就等于少工资。
  
  再次,产品更新问题。想要真正实现自动化,生产线和模具就要不断重新设计、重新安装,而数码产品更新换代极快,有些产品甚至“这一周卖爆了,下一周就死了”,自动化想要跟上,哪里来得及?
  
  “机器换人”,其实并不等同于自动化和信息化,是否要“换人”,大中小的工厂自会根据市场和风险,做出自己的选择。
  
  富士康则以“百万机器人计划”为指导,走在了行业前列,不仅要自己完成机器换人,还要帮助别人机器换人。
  
  不断发力机器人产业,未来的富士康将缔造怎样的生产制造帝国?如果富士康百万机器人计划大功告成了,你有没有想过?

 
 
[ 免费发文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升级会员 | 联系客服 | 广告合作 | 广告位图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蜀ICP备2021024440号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