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技术人才储备不足是富士康机器换人的一大烦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0-19
  全球制造产业大的代工帝国富士康,近几年来一直面临“中年危机”。中国的劳动力红利正在如潮水般退去,尤其是深圳、昆山等南方城市,而主要的客户——苹果,正在用其它代工厂逐渐分流订单,以此压低代工价格保证利润率。
  
  面对此局面,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希望用机器人来抵抗危机。据媒体报道,富士康已经在中国各大生产基地安装了4万台机器人,以减少公司雇佣员工的数量。受此影响,富士康昆山园区员工数量在过去六七年间自然减少了6万人。
  
  不过这个数字远远不够,按郭台铭5年前的设想,是将要部署100万台机器人。另外,郭台铭在2015年度大会上,明确宣布将于2020年实现30%自动化。这意味着,富士康还将继续淘汰一大批一线的流水工。
  
  如果富士康实现30%的自动化,工人数量的锐减将不可避免。就算机器人介入生产无法替代人类,但数量比人多却是趋势。
  
  不过应该看到的是,即使机器人数量会比人多,但是机器人生产同样离不开人。因为,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后的工厂内,一定会出现操作工减少、技术工增多的新生态,工人结构将从金字塔形向梯形转变。
  


 

  这就要求员工自主转型,转型成功的员工将成为机器人的主人,不仅不会被裁掉,工资还会上涨。据富士康内部员工透露,一位经过机器人培训后成功转岗的员工底薪从2000多元提升至4000多元。
  
  其实从2011年宣布投入“百万机器人”开始,富士康有意识培养员工转型。据内部员工透露,富士康深圳观澜厂区引入机器人后,大专学历的员工可以自愿报名,在江苏南通精密模具培训中心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封闭式培训,这些课程主要是关于自动化操作。
  
  考虑到流水线工人学历普遍不高,富士康允许员工先报考富士康与高校、培训机构合作的IE学院,拿到大专学历后再参加培训。其中,课程深造的费用是工厂与员工各出一半,比如要拿到武汉理工大学的大专学历,两年学费16000元,工厂会补助员工8000元。
  
  即便如此,富士康机器人换人的速度与技术人才数量、质量的储备依然难成正比,这也是企业升级智能制造面临的共同问题。虽然机器人已经正在大范围的替代人,但是却对高精尖的人才更加渴求。
  
  近几年,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增速很快,传统制造企业在自动化改造过程中,文化层次较低的产业工人淘汰后,人才质量和数量上确实没有跟上,企业需要更多的途径来培养专业化人才。
  
  中国的传统制造业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据《2016-2022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统计,201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5.6万台,连续2年行业增速在50%以上。
  
  智能制造飞速发展给企业带来大的挑战还是人,一方面是员工的转型,如何从一个普通的员工转型升级为机器人的主人,精通自动化操控等技能;另一方面是员工的裁减引发的综合问题。
  
  显而易见的是,无论机器人如何取代人工操作,都终需要人类的控制才能工作。这带来的结果就是大面积的操作工将减少,而熟悉自动化的技术工种将需求大增。
  
  这种局面,对于正在进行智能制造转型的中国家电企业来说,在引进机器人的同时需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养,提前储备智能制造转型过程中需要的技术型员工,只有这样才能让机器人发挥大的效能。
  
  相关:富士康机器换人调查报告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和主攻方向,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腾飞的重要基础。“智能制造”概念提了这么久,但是争议也一直不断。就全球智能制造发展的现状来看,智造升级还停留在“机器换人”的初级阶段。
  
  回过头看,经过短短三五年的爆发式发展,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机器人公司或已达700至800家,各地的机器人产业园区也大量涌现。在竞争激烈的国内机器人行业,很多企业都希望借助“智能制造”的风口迅速发展,但现实是,国内企业在机器人关键零部件上还大量地依赖进口。那么,智能制造目前在哪些方面还有发展机会?需要突破哪些瓶颈?新一轮工业革命呼唤着机器人发展,机器人企业的转型升级之路又该如何走下去?
  
  国庆期间,外媒DigiTimes报道称,富士康自动化技术发展委员会总经理戴佳鹏向CNA通讯社透露,已有超过4万台机器人全面参与到公司的生产流程中。随后,关于富士康将裁员6万人的传闻四起。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对此,记者花了近两周时间对富士康昆山工厂及部分机器人产业园区进行实地调查后发现,数万人的裁员并不是事实,但智能机器人将在制造业中更广泛地应用却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事实上,伴随着用工成本的不断上升,不少地区不仅没有裁员,反而出现了用工荒。在这种大背景下,“机器换人”或许是一个大趋势,同时相伴的,还有“制造”业向着“智造”业的转型升级,不管我们是否愿意,这个过程正在悄然演进中。
  
  ●包吃包住,月薪3500招不到人
  
  乘坐高铁从上海虹桥站出发,20分钟即可抵达苏州市下辖昆山市。10月中旬的昆山,酷暑渐消,秋风习习。作为富士康在大陆第二着陆点的昆山厂区,昆山厂现产精密模具、笔记本电脑、工业电脑、液晶电视等。
  
  记者走在包围着富士康工厂外围的横竖几条马路上,少见有一线蓝领员工的踪迹,到中午约近12点的饭点,或是傍晚六七点,穿着统一制服、三五成群的工人涌出工厂大门,这些街道才热闹起来。
  
  与白天这里几乎看不到人影的景致成对比的是,在厂区门口,每天在固定的三个时间点内会出现一些喧嚣:由劳务公司和中介公司通过各种方式临时招工召集组织起来的、一批大约有20~30人的新招“蓝领工人”,当他们排好整齐的两列纵队之后,劳务公司的“工头们”就要将他们送入富士康面工去了。
  
  “我们每天都招人,很简单,我给你张表格,你往上面填个资料,下午1:00我带你进工厂试工。肯定没问题的,会留下来工作的。包吃住,工资大概3500元左右。”在富士康工厂门口,小五,这位常年往富士康输送劳务进人的“劳务头儿”催促着暗访的记者填单和出示身份证资料。
  
  记者继续打听,“富士康机器换人,仅昆山地区就裁员6万人,那我录用后会不会被裁啊?”
  
  小五一听连忙说,“胡说,瞎讲。我这里人都招不饱呢,还裁员?”小五边说边打开微信,让记者看他手头组织管理的好几个为富士康招工的微信群。“你看,这个群里的人,下午3点,我要带他们进厂,你要就赶紧来,我给你介绍个好的岗位。”
  
  富士康工厂大门口不远处的100米十字路口处,记者还见到了若干招工中介搭起的桌椅和临时招工栏,这些中介人员表示,一线蓝领流失太大,他们招工并不容易。
  
  此前,大陆的人力成本一直低于机器人,因此富士康在大陆一直维持着近百万人的用工规模。不过,用工成本不断上涨,年轻人逐渐厌恶枯燥的生产线工作等因素正在改变这一状况,促使许多公司在生产自动化方面投入巨资。
  
  为了再次证实“机器换人”到底有没有外界渲染的那般汹涌,记者还守在工厂门口,向多位走出工厂大门的工程师们打听,一位朱姓工程师告诉记者,“昆山工厂是有机器人替换,可是再多机器人还是离不开人的嘛。我们昆山工厂一直是有机器人的,已部分实现自动化无人生产。要说替代的话,1000个机器人撑死了顶多代替100个人,不会超过10%;人员其实都是自然流失的,因为产能的减少及产能的搬迁。机器人只能做一些简单的、重复的动作,组装方面机器人是搞不定的,要靠手工组装,离不开人的。”
  
  周期性缺工、人力成本攀升、产业外迁,作为台资企业的典型,富士康也面临同样的外部环境。记者注意到,近年来苏南缺工率较大,富士康也时常遭遇周期性缺工,人力成本走高,规模化生产后报价降低。在众多压力下为就地转型,富士康开始着手利用机器人技术,减少人力成本。
  
  到目前为止,尽管还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台“富士康机器人”(Foxbots)被用于组装苹果公司的产品。但富士康自动化技术委员会总经理戴嘉鹏在近接受台湾媒体的采访时表示,当前富士康每年可以生产1万台机器人,将来这些机器人都有潜力取代人类劳动力。他还表示,除了自主制造机器人,富士康也不排除收购其他机器人制造公司。另外,富士康还计划生产医用机器人。
  
  随后,记者也向昆山市委宣传部方面求证裁员6万人的说法,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说法是非常不准确的。昆山富士康工厂的员工数量确实从以前高的11万人缩减到目前的不足5万人,但缩减了6万人也不是一时的,而是这些年自然减员形成的。有机器人替代也是逐步替代,昆山员工缩减大部分是因为现在的产能转移向中西部地区,昆山方面订单在逐步减少。
  

 
 
[ 免费发文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升级会员 | 联系客服 | 广告合作 | 广告位图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蜀ICP备2021024440号
Powered by DESTOON